Chapter 4: 欧洲语言:概述
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,北临北冰洋,西临大西洋,南临地中海和黑海,大陆东至乌拉尔山脉,南至马罗基角(直布罗陀海峡北岸),西至罗卡角(葡萄牙),北至诺尔辰角(挪威北部)。习惯上将欧洲分为北欧、南欧、西欧、中欧和东欧。
欧洲语言主要介绍:印欧语系、乌拉尔语系、高加索诸语言、巴斯克语
印欧语系Indo-European
- 16世纪,欧洲人到印度开始接触梵语后,认识到梵语和拉丁语、希腊语等语言之间有着广泛的相似性。18世纪,威廉琼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最早正式提出印欧语假说,揭示了梵语、希腊语、拉丁语、日耳曼语、凯尔特语之间的关系,提出它们均由原始印欧语PIE演化而来。威廉琼斯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。
- 按照母语人口排名,印欧语系是世界上第一大语系,占世界人口的41.8%。从15世纪开始,随着欧洲殖民势力不断扩张,一些欧洲语言陆续传到世界许多其他地区,这是印欧语系分布如此之广的直接原因。
- ISO 639-3代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各语言所规定的三位语言代码,目的是使每一种语言的名称都有独一无二的识别码,包括所有口语、手语、人造语言等,如英语为eng,汉语为zho。
印欧语系的分类
- 凯尔特语族Celtic
- 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中、北、西部,后因拉丁语逐渐取代了其中的某些语言,现仅存于不列颠群岛的一些地区和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。
- 例:威尔士语Welsh、苏格兰盖尔语Scottish Gaelic、爱尔兰语Irish、法国的布列塔尼语Breton
- 日耳曼语族Germanic
- 主要分布于欧洲西北部,从奥地利到冰岛。
- 语族语言的特点:a)附加齿音后缀 [d] 或 [t] 表示过去时(后起手段);b)使用元音交替来表达现在时和过去时的对立;c)遵循“格林姆定律Grimm’s law”的音变(如拉丁语-日耳曼语:p-f, d-th)
- 格林姆定律描述了原始印欧语发展为原始日耳曼语时的音变规律,可概括为三条:bʰ > b > p > f,即浊送气塞音 > 浊塞音 > 清塞音 > 清擦音。
- 北日耳曼语:挪威语、瑞典语、丹麦语、冰岛语等。挪威语和瑞典语可以互相通话;冰岛语的语法保持了古日耳曼语丰富且复杂的样貌,因其使用者长期居住在相对孤立的环境,它几乎不受其他语言的影响。
- 西日耳曼语:英语、荷兰语、德语、意第绪语Yiddish(犹太人使用的国际语)等。
- 英语简史:5世纪凯尔特人内斗,其中一位国王向几个日耳曼部族求救,这些部族(盎格鲁族、撒克逊族等)进入大不列颠群岛后,其语言演化为盎格鲁-撒克逊语Anglo-Saxon(即古英语)。留在欧洲的日耳曼部族语言演变为现代德语、荷兰语及北欧诸语。11世纪诺曼人征服英国后,规定国家的官方语言为法语,出现一国三语的情形(官员用法语,教会用拉丁语,平民用中古英语),此时的中古英语因缺乏规范丢失了大量形态语法变化,并在随后1500年逐渐演变为近代英语。英语吸收了全世界语言的元素。
- 意大利语族Italic
- 现仅剩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语Romance,如法、西、葡、意、罗马尼亚语等。
- 上古拉丁语大约在250BC形成,1000AD左右罗马帝国扩张使得拉丁语成为各地第二通用语言,日耳曼部族入侵后拉丁语变成了死语言(很少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,受教会维护才得以保留),随后各地的拉丁语开始各自变化发展为罗曼诸语,其中法语居首要地位,曾作为宫廷、外交和上流社会的语言。
- 波罗的-斯拉夫语族Balto-Slavic
- 波罗的Baltic语支只剩下立陶宛语和拉脱维亚语,其他均已消失。
- 斯拉夫Slavic语支阵容庞大,如西边有波兰语、捷克语、德国境内的索布语等,南边有马其顿语、保加利亚语、塞尔维亚-克罗地亚语等,东边有俄语、乌克兰语、白俄罗斯语等。
- 希腊语Greek:这一语支仅含希腊语一种语言
- 古希腊语最早可追溯至1400BC,由线形文字B书写并在1950s得到破译,为印欧语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。希腊语和拉丁语是欧洲文明两大古典语言,也是国际科学术语的词汇来源。
- 阿尔巴尼亚语Albanian、亚美尼亚语Armenian:同样也是单一语言构成的语支
- 印度-伊朗语族Indo-Iranian、安纳托利亚语族Anatolian、吐火罗语族Tocharian:分布在亚洲,以后介绍
乌拉尔语系Uralic
- 分布在瑞典北部到西伯利亚,主要语言有匈牙利语、芬兰语、爱沙尼亚语等。
- 语音特点:许多语言中,单词的重音总在第一个音节;表现出元音和谐律vowel harmony,即一个单词中的所有元音必须属于同一类,如前元音/后元音、圆唇元音/非圆唇元音等。
- 形态特点:词的变格形式非常多,通过黏着语素来实现;没有语法的性,他/她使用同一个代词;使用助动词来构成动词的否定式,且屈折变化只加在助动词上(匈牙利语除外)
高加索诸语言Caucasus
- 这些语言不成一个语系,地理分布包括高加索山脉两侧等。几乎所有高加索语言中都存在喷音。
- 高加索语言中拥有历史文字记录的极少,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格鲁吉亚语。格鲁吉亚语语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量的辅音丛(可多达六个辅音),格鲁吉亚文使用自己的“骑士体”字母。
巴斯克语Basque
- 分布地区: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,比利牛斯山西部两侧,使用人口约50w
- 巴斯克语是孤立语言,与任何其它语言都不存在亲属关系(注意区分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和孤立语言language isolate),语音上更接近西语,形态上属于黏着语。
- 西语中称该语为Vasco,法语中称该语为Basque,但巴斯克语自称为Euskara。巴斯克人非常注重自己民族语言的传承。
Chapter 5: 欧洲语言:俄语简介
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,约有2.7亿使用人口。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都将俄语列为官方语言。
俄文属音段文字中的真字母系统,使用西里尔字母Cyrillic,此名是为了纪念发明格拉哥里文字的圣西里尔。格拉哥里文字Glagolithic是最古老的斯拉夫语言字母。18世纪时,彼得大帝对西里尔字母进行了大变革,移除了一些古字母,引入了拉丁字母符号和自创的一些符号。
俄语的音系学
- 辅音:唇辅音 <п, б, ф, в, м>、齿龈辅音 <т, д, ц, с, з, н, л>、龈后辅音 <ш, ж, р, ч>、软腭辅音 <к, г, х, й>。
- 腭化palatalization:辅音带上 [j] 一起发的现象,如英语中key vs. car,在IPA中以 [◌ʲ] 表示。
- 元音:前元音 <ы, и; э, е>、央元音 <а, я>、后元音 <у, ю; о, ё>。每一个元音有两种转写符号,第二个符号发音时前带 [j] 且元音前的辅音腭化。
- 不发音字母:起分读的作用,软音符号 <ь> 强制前一个辅音腭化,硬音符号 <ъ> 强制前一个辅音不腭化。ъ>ь>
- 俄语会用重音区别语义,重读和非重读情况下的元音发音有一定区别。
俄语的形态学
- 名词:区分性gender、数number、格case
- 性gender分阳性、阴性和中性,动物可根据雌雄来判断性,非动物名词的性一般由社会约定俗成。
- 格case按照名词在小句中的语法关系进行标记,分主格、属格、与格、宾格、工具格、方位格六种。
- 名词通过后缀来同时表达性数格。俄语名词使用三套变格规则,第一套用于以-а/-я结尾的阴性名词(及少数阳性名词),第二套用于大多数阳性和中性名词,第三套用于以-ь结尾的阴性名词。
- 形容词需要和它修饰的名词在性数格上保持一致,并置于名词前面,复数时变格不区分性。
- 小称标记diminutive/大称标记augmentative: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接小称后缀,令其具有”小”的语义,接在名字后面可表示爱称,形容词接小称表示又小又x。大称除表示尺寸大,还可表示粗糙、平庸等含义。
- 父名标记patronymics:通常出现在俄罗斯人的middle name中,结构为父亲名字+父名标记,同时需要带上与形容词类似的性数格标记。
- 动词:需标记时tense、体aspect、人称person等
- 时tense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,分过去和非过去(现在或将来)
- 体aspect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和阶段,分完成体和非完成体,通过前缀或改变词干来体现
- 非过去时的动词变位需要与主语的数和人称一致,分两套变位规则
- 过去时的动词变位需要与主语的性、数和人称一致(单数阳性-л 阴性-лa 中性-лo;复数-ли)
- 祈使语气imperative:第二人称单数为词干加-й/и/ь,第二人称复数为在单数形式后再加-те
- 条件语气conditional:主语 + бы + 动词过去时,用于视条件而定的情形
俄语的句法学
- 基本语序为SVO,与汉语类似,但语序要求没有英语那么严格,因为词语结尾的标记基本无歧义地指明了句子中的语法关系。非正常语序的使用往往由风格化或话题化等原因导致。
- 从属小句:不能单独做完整句子的小句,如时间状语从句、关系从句,语法与英语类似。
- 否定标记:可以有双重或多重的否定标记,这些否定不会彼此抵消,而是对否定进行强调。否定句中,及物动词的非特指的直接宾语及存在句的逻辑主语用属格。